樁端注漿頭的制作及注漿管的埋設
樁端注漿屬隱蔽工程,目前的監測手段十分有限,要實現樁端注漿的目的主要依賴于好的注漿工藝。好的注漿工藝建立在對樁端注漿機制的正確認識上,它要求因地制宜,嚴密設計,優質施工,適時調控。
細節決定成敗,預埋管樁端后注漿的難點在于注漿頭的制作和注漿管的埋設。由于本工程中有地下室,上部樁身沒有混凝土,工程樁中注漿管淺部沒有混凝土包裹,加之施工過程中樁機移動和挖土機施工,很容易造成淺部注漿管斷裂堵塞,而深部注漿管埋設時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接頭不牢固和注漿管彎曲等。筆者設計的樁端注漿管采用直徑30~50mm鋼管,壁厚≥2.8mm。注漿頭制作方法為:用鐵錘頭將鋼管的底端砸成尖形開口,距鋼管底端40cm左右打上4排每排4個直徑8mm的小孔,然后在每個小孔中安放圖釘(單向閥作用),再用絕緣膠布加硬包裝帶纏繞包裹,以防樁身混凝土澆灌時堵塞注漿孔。
注漿管與鋼筋籠一同埋設。注漿鋼管可作為鋼筋籠的一根主筋,用絲扣連接或外加短套管電焊,但要注意不能漏漿。每根樁埋設2根注漿管,2根注漿管應沿鋼筋籠內側垂直且對稱下放,注漿管下端比鋼筋籠長50~100mm。樁端注漿管一直通到樁頂,管頂臨時封閉。注漿管在基坑開挖段內不能有接頭,以避免漏漿。與此同時,預埋注漿管時,還應保護好注漿管,防止其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