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sxcdn"></legend><strong id="sxcdn"></strong>
    1. <optgroup id="sxcdn"><li id="sxcdn"></li></optgroup>
      1. <ol id="sxcdn"><output id="sxcdn"></output></ol>

        1. <span id="sxcdn"><sup id="sxcdn"></sup></span>
          <acronym id="sxcdn"></acronym>

          政府采購國際視野-政府采購信息網

          越南工貿部擬建議制定防原產地欺詐規則

          作者:網絡轉載 發布于:2020-10-13 10:18:22 來源:商務部網站
             《越通社》10月8日報道,越工貿部進出口局表示,在自由貿易協定(FTA)帶來的機會的同時,越南還正面臨為享受國外關稅優惠或規避貿易防衛措施而出現的商品原產地欺詐行為。
            
            工貿部進出口局表示,近來商品原產地欺詐行為呈上升趨勢且變得日趨復雜。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有可能遭受原產地欺詐的商品清單中,許多越南主力出口商品均位列其中。
            
            統計數據顯示,如越南在2007年剛加入WTO時,進出口總額約1000億美元,到2019年則已高達5000億美元。
            
            因此,僅在12年內,越南出口總額已增長4倍,有關貿易防衛措施的案件數量相應增加。這說明法理途徑尚跟不上實際變化,且一些產品的原產地規則仍很寬松。
            
            截至目前,工貿部已配合有關部委、協會和企業受理和處理176起由國外啟動的對于越南出口產品進行調查和適用貿易防衛措施的案件。
            
            工貿部進出口局副局長陳青海表示,工貿部已經、正在并將繼續向企業界發出強烈預警;其中,包括針對存在原產地欺詐風險的重點商品和市場進行檢查,而不是泛泛地警示,以避免對出口產生影響。
            
            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工貿部已主動對農產品、膠合板和輪胎等存在原產地欺詐風險的商品提出預警,并進行宣傳,讓企業知曉,杜絕欺詐行為; 與有關機構協調加強檢查、跟蹤,防止欺詐。
            
            另外,對原產地欺詐的行政處罰力度不大,執行效果也不明顯,因在該領域工作的基層單位個人責任心不強。
            
            當前,按新的國際慣例體現商品原產地的要求十分迫切。全球化背景下的供應鏈形成,其中可能有很多國家共同參與同一產品生產,已經并正在改變標注商品原產地的方式。因此,工貿部已向政府總理提交建議,批準工貿部牽頭制定“越南制造”議定草案。
            
            為了解決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缺陷,預計該議定將針對諸如一些商品確定為“越南產品”或“越南制造”等內容作出規定。
            
            在商品或包裝上體現該內容的方式取決于生產、加工過程,組織、個人可在幾組詞語中選擇一個用來體現商品是越南商品或越南制造。
            
            在尚不能確定原產地為越南的情況下,個人或組織也可在商品標簽上選擇其它方式體現商品原產地。

          版權聲明:

          本網發布內容凡注明來源為政府采購信息網/政府采購信息報的,表明“政府采購信息網/政府采購信息報”擁有其版權或已獲得授權,內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政府采購信息網/政府采購信息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其他來源稿件,本網已標明出處及作者,轉載僅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權益人及時與我們聯系。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成长影片免费观看完